2)第266章 自行车分期购!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太贵,靠着咱一月四五块钱的工资,置办一辆车太不容易了!”

  随着实用性的提高,作为最早使用自行车的一批人,行政厅办公室里的青年吏员们,对自行车的便捷性是有认知的。惟独就是现下的自行车售价过高,让很多动了心的人望而却步。

  从自行车开始推广,军供商行便将其放到了铺子中进行零售。不过近一年多来,零售出去的自行车,少之又少,百姓们对这玩意的认可度不高。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售价太过昂贵了,在云谷境内、一下子能拿出五六十块银元的人真不多。而能拿出这么多钱来的人,又很难是自行车的用户。

  就目前来说,自行车最大的用户群体是工薪上班族,真正的有钱人,还是用骡马更省事和方便。人家不稀罕省的那点草料钱,家里也有专门照看骡马的人,不用自己费心。

  ……

  “最近各个作坊出的自行车,相较于刚开始,是有了质的提高。依本座之见,这玩意已初具实用性了,当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除了目前的公车市场外,民用市场也要重视起来,不能只靠着各个官衙采买来维持生产。只有将民用市场打开,车的产量才能上来,制车的工坊才能赚更多钱,制车的技术才能快速进步!”改制定了方略后,宋应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关注工业建设上,自行车产业是他认为最近几年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产业,视察过几个工坊后,便找来郭凯峰,商议扶持办法。

  “大统领、尽管现在各坊做的车好用了很多,可是制车的成本不便宜,售价都能抵得上上好的军马了,莫说普通百姓,就是像我等这般收入的人,购辆车都觉得心疼,实难在民间打开销路啊!”郭凯峰对宋应奎的想法表示很为难,自行车的生产成本放在那儿,又不像织布机那样能直接参与生产产生价值,怎么才能让普通老百姓有购买欲?

  “要想打开民间的销路,适当的降价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要想办法让民间用的起这玩意!这样吧、军供商行将自行车的售价调到四十到五十银元之间,将自己赚的利润往薄摊摊。另外、你们官产厅仿照瓦州建钱庄的模式,在洮阳城设一个钱庄。凡是在咱军政府中就职之人,或者是在洮阳、五营有房产者,只需付十块银元的首付,即可赊购一辆自行车。

  往后每月给钱庄还一定数目的钱,五年内还清车价即可,这期间钱庄可以适当的收些利息!制车作坊那边、由钱庄一体先行将钱垫付。如此一来、车厂有了销路,用车的百姓不用刻意攒钱,能提前买车,算是两相其便,你看如何?”既然普通百姓购车有压力,那就用分期购的方式来刺激消费。云谷军政府这块,现在确实不怎么缺钱,有能力办银行。

  “如此倒是可行,就怕官产厅这边垫钱太多,影响财支!还有就是车厂给普通百姓销的车,是否要半年内保修保换?”

  “钱庄运行开以后,垫的钱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借出去的这些钱,又不怕还不上,有什么担心的?大库中,压的银子太多,也不是啥好事。半年保修保换自然是不能免,百姓购车付给车厂的钱又没少,凭什么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