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军校不是教将领们如何作战的!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这些外、其它有专长的军官也可来授自己擅长之事。军校之中没有谁是专门的先生,大家各取所长,互为师长。学员们在军校不光是来学习的,亦是来授业和增进见识的。

  同时哪他们还有个任务是共同参与制定出我军第一部基本操典。将平时带兵和作战时的通用技巧和规范定出来。比如行军时需要带多少军粮、平时如何出操、步兵要掌握什么战技、骑兵和火器兵要掌握什么战技、各军种如何协同作战、扎营时如何安排守卫、军中信令如何通传、日常训练如何考核等等。而后司令部便依着操典来规范和考核各级军将带兵!

  当然、这个操典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是试行版,要根据实行后的反馈逐步调整和完善。总之办军校、轮训军官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云谷军更为正规,真正成为有规可依、令行禁止的天下强军。”军校是干什么的?在宋应奎看来,它不应该只是承担教学任务,更多的职能是交流和研究军事知识,从而促进云谷军逐步进步。

  杨顺安听完宋应奎的长篇大论,面露疑色,这好像与他固有的认知有冲突啊。“主公、用操典来统军,是否太过死板?战事瞬息万变,状况百出,怎可以一治之?”

  “定操典的目的不是教军将如何作战,而是用规范化的要求,让军将在训练和战时不犯低级错误。操典要有粗有细,临阵接敌的指挥和处置要粗,统兵练兵要细。咱得清楚一个事实,很多战事的失利,不是因为军略和布置有问题,而是前线军官在统兵时犯了低级错误。

  比如粮草的运输和存放,是个领兵的将领都知道其的重要性,可偏偏很多战事的失利就是运粮和存粮出了问题。再比如、此前你我带义勇去宁西卫城助战时,海石堡的郑军为何那般容易的被西藩偷袭成功?但凡他们平时谨慎一些,对士卒管理严格一些,都不会出那么大的乱子。你说、当时的海西堡乱成个样子了?那样的营盘,一旦遭遇突袭,能守住才怪!

  我坚持办军校定操典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云谷军的各级军将都深知自身的责任,明晓平时带兵时要务必要做的事!让全军上下,在平时能苦练和精进战技、不忘战,在战时不慌乱、知道怎么做才不犯常识性错误!”

  说起来、宋应奎现下也是有了一定的战争经验,也见识过了不少战事。对于领兵作战,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就不会有大的损失,也不会大败亏输。

  在战场上,那个人不怕死?有几个真能豁出命胡来的?白刀子扎进肉里,谁都是红刀子出来。很多溃败、就是低级错误导致的混乱造成的,组织只要有序,哪怕是敌众我寡,也不无全身而退的机会。对于军事上的低级错误,那个带兵的人会不知道?可偏偏这种事就避免不了,说白了、就是平时练的不够、管理的不规范、意识不到位造成的。

  论管理粗疏,北项、西藩更严重,可他们为何比郑军之类的战力强?那是因为人家平时经历的战事多,低层士卒对紧急状况意识到位,人家的士卒习惯于在粗糙的管理框架下作战。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