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铁币代实钱?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守备突然有钱了?前几天不是说好没钱发工资,没法招工吗?秦木匠虽然心里有些纳闷,但没有多想。作为流落到五营的人,虽然他现在是衣食无忧,可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难民能有工作他还是很激动的。连忙称是,着急忙慌的跑出去给难民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有个毛线的钱,现金流还断着哪,能从哪儿搞到钱?缺钱缺的快上火的宋应奎,最近两天琢磨出了个歪门邪道,他准备自己印钱。

  穿越之前老说你那么缺钱怎么不自己印?不成想穿越之后,还真被缺钱逼的要自己印钱了。

  难民需要安置,工坊区需要运转,士兵需要发饷,除了印钱宋应奎实在是想不出其它办法。战乱让外边的商业都停转了,你再有本事做出再好的商品也难把钱搞出来。

  说是印钱,实际上现在的五营连印钱都没条件,眼下唯一的办法是铸铁钱。宋应奎打算铸铁钱当铜钱来用,是的、就是要把铁钱当铜钱用,还是一比一兑换。

  这不是异想天开吗?铁价和铜价能是一个样,按这样的比例铸铁钱,能流通起来才怪。

  流通,流通个扯淡。根本就没打算让它成为流通货币,铸的铁钱,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个计价方式,只让它在体系内部有兑换价值就行。

  配合铁钱,宋应奎准备在石坪关和沿传城开两个军供商行,商行内会有粮食以及其它工坊里产的日用品,比如铁锅之类的家庭生活能用到的东西。这些产品的价格和外边市场的价格一样,区别就是军供商行会承认自铸的钱的价值。

  不过购买的时候有条件限制,除了要铁钱外,还要出示身份腰牌。没有身份腰牌,只有铁币是买不到货的。同时,粮食还有购买限额,不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为了平衡原有工匠、士兵和新募难民工资发放的问题,宋应奎又想了个歪招,给难民们买期房。说是起薪五百文,扣过月供,发到手里的也就两百多文。如此难民门的收入,就和原有工人以及士兵们的工资拉开了档次。

  弄这个歪招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保铁币的信用,不让铁币显的那么不值钱。原有的工人和士兵,他们都是本地人,家里都有粮食,买粮的需求并不大,发到手中的钱应该会兑换成其它产品,即使不兑换成其它产品,只要将铁币可以抵税的口子开了,就能最大程度的防范掏空粮库的风险。

  难民们不同,他们现在手中无粮,还没有地,肯定是想着多买粮食以防万一。若是手中的钱一多,军供商行的粮食又限购,铁币的信用很快就会崩了,成为他们眼里的无用之物。控制他们手中的铁币数量,再配合限购政策,短时间内,铁币较的信用会维持,仓库里能存住粮食。说实话,能想到这么妙的办法,宋应奎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

  话说回来歪门邪道只能应急,要想将这个体系维持住,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除了要想办法从外边购些粮食以确保库存不被掏空外。还要想办法办法给军供商行丰富产品,特别是一些民用的紧要东西,一定要保证供应。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