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8章 电影的解读和热潮_文娱新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夏对这个叫‘光影里的鱼’重视了起来,能这么细致看出电影的细节所在,这个人的洞察力很强,对电影的各种镜头语言理解也很透彻。

  而且正是因为他这股认真钻研劲,这才在微博上带起了一股讨论电影细节的热潮。

  大家都是纷纷在回忆、讨论电影的各个细节,以及隐含的意义。

  整部电影的色彩变化,梦境和现实色彩不同的深意,他们也是进行了解读。

  有的甚至超过了周夏本来拍电影的用意,解析出了许多哲理来。

  就拿校长办公室里的鱼缸来说,里面有金鱼快活地游动。

  有好几个人说这个镜头停留在鱼身上,是在形容学生们。

  表示学生们都跟金鱼一样,被大人保护在鱼缸里,喂食各种知识养着。

  即便将来他们长大了,也不过是从校园这个鱼缸进入到了社会这个大染缸,还是要受到各种藩篱和规则束缚等等!

  周夏看着这些评论会心一笑

  作为电影导演,镜头肯定是不会随便用的。

  每一个出现在镜头里超过一秒的道具,不是广告肯定就是有别的目的,想传达一些深意的!

  校长办公室中的鱼缸和鱼儿,就是在形容校长让各种规则束缚,就像鱼缸里的鱼儿一样,让夏洛他妈这个很社会的女人,用耍赖的手段给降服了,答应宽大处理夏洛。

  而且整个电影鱼儿共出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马冬梅家里。

  两次镜头中,鱼儿在鱼缸里游的都很快活,这其实是在表示,哪怕出身普通,如同一条寻常的鱼儿,有着鱼缸这种无法打破的限制,但一样可以活的很自由和精彩。

  因为鱼缸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保护,它还是透明的……

  这些影迷和观众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周夏看着影迷们的各种讨论、解析,掀起了一股热潮,十分高兴!

  上个月《子弹飞》上映后,网络上就有许多对镜头语言、情节、细节、暗喻的各种推论和考据。

  当时掀起了全民观影的热潮,跟这种讨论是分不开关系的。

  不然,《子弹飞》也不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讨论的话题。

  无论你是上班、上学,好像你没看这部电影,不懂得某个情节的深意,你的智商和见解就不如别人一般!

  特别是有些影评人、知识分子似乎都高潮了,他们解读《子弹飞》的时候,竟然还加入路线之争。

  电影开头的马拉火车,他们将其解读成‘马列’。

  张牧之等人砍了铁轨,让子弹飞一会,弄翻了列车,捉走了那群白马,扮作张麻子等土匪,他们又解读成了上山打游击!

  还有人说马拉火车,最后车翻马跑是在暗示目下的社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亦或者两者都不是!

  这部电影都上映了一个多月了,这期间参加节目录制,也有人问他这些问题。

  毕竟《子弹飞》的制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