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弘光_反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被你们这等人搞坏了!”

  “流寇已经打到武昌去了,清虏几十万大军囤于怀庆,伱们却还在这里吃喝享乐!”

  “等那些流寇打到南京城来,扬了你们的园林,你们还有什么资本在这里瞧不起我们?”

  “没有我们给你守着江北,你们哪来的资本耀武扬威!”

  那差头闻言,眼珠一瞪。

  “放肆!”

  “这儿是金陵城,天子所在,岂容你在这大放厥词!”

  “左右,给我把他拿了,押到大狱去!”

  说时迟,那时快,官差们一提到抓人,动作立刻迅速起来,一拥而上,便将那传信的骑兵扑落下马,在路边士子们嘲弄的眼神中,将其五花大绑奔往大牢。

  报信的骑兵已经被抓走,而他手中的那份塘报,却是已经掉落在地,被官差们踩踏得布满尘土。

  塘报上的内容,字字句句,触目惊心。

  “左良玉病死江上,其子左梦庚领六十万左营降清,建虏伪王多铎驻军怀庆,似有南下之意。”

  “高斗枢兵败郧阳,荆州、襄阳、郧阳、武昌尽数沦为顺寇之手,湖广今已大部沦陷。”

  “李自敬兵据武昌,距南京仅一江之隔……”

  “臣黄得功效忠大明,效忠陛下,无论建虏顺寇,自当誓死血战,唯死而已。然而某部兵微将寡,大明三百年基业,朝不保夕,恳请南京发援兵救之,以解燃眉之急。”

  “如若江北沦陷,顺寇可朝发夕至,南京亦不保矣……”

  这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代表了大顺军与清军血战的一场战斗,都代表着无数大顺军将士在中原血战的过程。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

  清军有多尔衮坐镇北京,大顺亦有李自成坐镇西安,双方都做好了争夺天下的准备,只有弘光朝廷的江南,还沉醉在虚浮的繁华表现之中。

  不知道此刻城内这些弘光朝廷的名士名臣们看见了这些,还有没有心思继续声色犬马下去。

  同一时间,武昌。

  前营的黑色旗帜高高飘扬,连日的大火,在武昌城中已经烧了足足三天三夜。

  左良玉撤出武昌,临走前一把大火,烧毁了这座西南重镇。

  等李自敬率领大顺军赶到时,武昌城的大火已经烧了一天一夜。

  这些天里,李自敬一直很自责。

  他明明知道左良玉在历史上会这样做,但还是晚了一天,武昌城还是被烧了。

  作战毕竟不是打游戏的沙盘地图推演,说哪天到就可以哪天到,行军路上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影响最后抵达的时间。

  大顺军在湖广虽然取胜,但明军的溃兵数量加在一起,比李自敬的前营人数还要更多,容不得半点马虎,一路而来,也是比较谨慎。

  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晚了一步。

  入夜,武昌城内的大火,将城外大顺的军营照得如同白日。

  顾君恩信步来到帐外,看了看门外值守的亲兵,询问道。

  “制将军还没有出来吗?”

  亲兵微微颔首。

  顾君恩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吴兆胜,两人都是有些无奈。

  自从来到武昌,李自敬已经将自己关在帐中两天,一步未曾踏出。

  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李自敬是在为没能阻止左良玉火烧武昌而自责。

  无论这种行为是故意验出来的,还是真正出于内心,李自敬的这种做法,看在前营众人眼中,无疑是与其他领兵将领显得与众不同。

  乱世之中,他们这些人跟的队伍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见得很多。

  但那些领兵之人中,极少有能如同李自敬这样,为了一座城被毁而自责的。

  这样的品质,在上位者中极为难得。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