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6章 关雎坊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关雎坊

  亲耕大典过后,朱塬的主要精力就转向了老朱交代尽快完成的《经济之学》的‘分配篇’,不过,身边的很多事情,还是不能放下。

  二月廿六。

  龙湾码头北边的浮桥桥头,今天早早地赶来送别。

  挺庞大的一支队伍。

  为首是即将赶赴甘肃赴任的薛戍和闻造,一文一武。

  说起来,薛戍和闻造两人今日都要出发,另外几位被老朱选中的甘肃官员,除了陕西那边来信说起同样已经赶去赴任的庄木端,其他几位还在磨磨蹭蹭。

  显然,还是传统被发配的观念使然。

  这让老朱已经有些不满。

  薛戍和闻造之外,还有朝廷精挑细选后派去甘肃的测绘团队,以一位正五品的测绘司郎中徐银带队。

  徐银同样出身最早的营海司测绘处,当初作为无品吏员身份与涂霄一起北上,历经生死,得以走到现在。

  本来的官职还是正六品,这次主动请缨去往甘肃,老朱一高兴,连升了两级,将徐银提升为正五品的测绘司郎中,全权负责甘肃的测绘事务。

  再就是,这次的测绘团队里,朱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只是稍微有些印象的家伙。

  魏仲。

  本来躲在医药大学附属小学给孩子们上课的教书先生,当初被朱塬偶然发现,希望对方校注自己的《素描技法》,魏仲照做了,只是,依旧表示了不想为官的态度。

  朱塬没有勉强,只是让人把对方校注过的《素描技法》进行付梓,还是不署名的那种。

  没想到,还是被老朱‘挖掘’了出来。

  这次一句话,直接‘发配’。

  不愿当官,就去画画罢。

  倒是有种宋仁宗‘且去填词’的意境。

  嗯。

  接着,还有朝廷派遣赶往甘肃的教师团队。

  主要还是去年参与科举的士子,为了鼓励这些人到边疆支教,老朱也是慷慨,只要愿意去的,直接授予正九品官职,待遇也是从优,并且许诺,干个几年,就能调回中原。

  相比大部分只能从无品吏员熬起的士子,这样的条件还是很吸引人的,因此,主动报名的人还不少,最后择优挑选了60人,计划到那边,每人开办一所学堂。

  这些人不止各人配备了十人的仆从团队,还带了一笔资金和大批的文房书籍。

  大干一场的架势。

  除了三大官方团队,还有两只商队。

  首先是朱塬这边与锦衣卫和陕西庄氏合作的一支商队。

  因为主动让出了茶叶相关,这次庄氏的商队以丝绸、药材、瓷器等几大类为主,不过,到了陕西,还会增加盐巴和铁器,这也是老朱亲自批复。

  因此也可见,这家近期也在商部注册的‘和信对外贸易公司’,才刚刚起步,就已经展现出了寡头姿态。

  不仅从事的都是涉及民生的大宗贸易,关键还是……足够全面。

  想做什么,就能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