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七三章 田间趣事_605_穿越之寡妇丫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柜、高几、凳子外,还放了一个梳妆台。一水的新家具看着就敞亮。贾氏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家具移进去摆好后,她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放进去,觉得更多了几分家的感觉。

  赵里正的妻子花氏来蓝怡家串门子,见了这全新的家具惊叹不已,直夸蓝怡有本事。贾氏来了村里半年多,不只和大伙都熟悉了。也和两个妇人交好,这两人便是赵里正家的花氏和王得喜家的小贾氏,两人都读书识字且在村里的妇人中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脾气与贾氏也相投。两个人经常过来坐坐,有时带着家里的孩子,于是宝宝又多了个玩伴:赵里正家四岁的大孙子赵小胖赵世强。这孩子人如其名,整个一肉球。笑起来像尊弥勒佛。很讨人喜欢。

  随着天气变的干热,地里的麦子熟了。蓝怡今年的两亩麦田并没有急着收,周卫极走前叮嘱好几遍,说了等着他回来再收,蓝怡自然是乖乖等着。

  麦子能收时,义学也放假了,蓝怡一家子帮着王二叔家收麦。李氏要照顾刘氏、看孩子、喂活物,做饭的活计就落在了贾氏身上。蓝怡每日跟着下地或在晒麦场忙活。宇儿和大福两个也跟着在地里拾麦穗。现在虽说累,可这是收庄稼。收回来便是家里人的吃穿用度,大家伙是越累越高兴。

  王二叔家新买的二十亩水田已经灌水准备插秧。买了水田后,蓝怡本以为他们会租出去收租子,没想到二叔要留着自己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农户家家的,田地才是根本。咱们家人口多还有耕牛,而三十亩水田还是耕得过来的。你们忙活油坊和山坡,咱们老两口平日也能管好田里。”

  无论哪个年代的农民对土地都有深深的依恋,把土地当做自己的命根子。农民最是节俭,总想着能多挣一文是一文,多省一吊是一吊,所以他们不计成本地挥洒汗水,整日泡在田里,只盼着老天爷作美,有个好收成,给朝廷交完租子还能多剩些余粮。

  周卫极春天的时候跟蓝怡商量后给苏永珅在村里买了三亩水田,就在他们房后不远的地方。卖田的人家因送儿子去赶考,家里缺银子只得卖田。苏永珅这些日子身体好了不少,白日里也会出来到田边走走。三亩水田他也租给了周二发家,周二发家男丁多田少,只蓝怡那几亩地也是不够种的,村里周地主家的田租金收的高,交税之后也就剩下两成,着实合不来。苏永珅的地,按着蓝怡的租法租出去的,因他是秀才,不用交租子,周二发家能留下五成,这可是大好事。

  二叔家的麦子陆续脱粒晒上时,周卫极赶回来了。他让二叔家接着忙活,自己套了牛车只一天就把蓝怡的两亩麦子收到晒麦场,让蓝怡帮着铡掉麦根晾晒好。宇儿几个小家伙跟前跟后的忙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