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商业模式_封神证道:劫运天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汜水关、界牌关来投奔西岐的百姓甚多,约有八千被迁移到太乙山附近,在乔坤的县邑内。

  以前乔坤对这些人间事物毫不上心,只一心修行。

  但两年前见到自己治下的百姓凄惨,他觉得还是想为这些百姓做点什么,便开始想要做出些改变。

  他并没有想违背自然规律,凭空变出粮食,也没想着违背时代,改变生产关系,只想着顺应天地形势,顺便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让百姓吃饱穿暖而已。

  这期间他试验出间种、套种等模式,又改进了许多农具,让西岐百姓收获粮食较前增加不少,已经能够吃饱穿暖。

  他自己还挺满意。

  他在荒山又有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纺织、制糖等技术,与楚州、南都、秦州等多地商人往来贸易,互通有无,他的食邑还颇为富庶,荒地也有不少收获。

  即便姬发给他新的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他再接受八千百姓,问题也不大。

  他有仙道修为,可以召唤黄巾力士,石、土傀儡等协助土地开垦,修建房屋。

  被安排的百姓除了种田,还可以打猎,还可以做一些弹棉花、纺织、裁衣、制作被褥等许多精细的活。

  有足够金银,足够粮食,足够的工作,又有龙环以及治下宰的协助,并没有花多长时间,他便安置好了八千百姓。

  姜子牙和姬发见他效率高,又交给他一项任务,让他协助散宜生安置其余百姓。

  安置八万人的难度不止是八千人的十倍,食物、住房、健康、人心都要考量,甚至连便溺都要考虑,还要尽早安排土地以免误了春耕。

  即便散宜生大才,通晓庶务,处理这一团乱麻,也甚为辛苦艰难,需要人协助。

  但一开始散宜生对他并不重视,只要他负责粮草补给。

  百姓携带的粮食并不算多,一直到秋收,八万人的口粮至少需要西岐提供一半,这并不算一笔小数目。

  乔坤也不多承担什么,这些百姓在西岐官员指导下建造房屋住所,开垦土地,砍柴,互帮互助,甚有条理。

  但过了春耕,很大一部分人无所事事起来。散宜生又担心治安等许多问题。

  乔坤便建议散宜生给这些百姓安排些工作,由西岐支付工钱。

  他治下的百姓可以纺织、制糖,有事情可做,又有工钱可拿,用钱买粮食,反倒不用担心。

  散宜生从未考虑过用这些百姓做工,也未曾想过支付工钱,但是他也没有贸然拒绝,而是让乔坤处理此事。

  乔坤没想到这些事务落到自己身上,却也没有推脱。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主要难度也不在工作,而在于改变姬发、姜子牙、姬旦等人的认知。

  此时姬发成为武王,需要重新建造一座王宫,此外还有兴修水利等众大工程,很需要人手。

  但是一直以来征召百姓做工这都属于徭役,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