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四十六章 殉葬_天师府小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儿柳娘写信给他,并提示他说,只要他愿意投降,他的家人马上可以恢复自由身,他本人也可享受荣华富贵。

  但文天祥执意不肯,在回复自己妹妹的信中,文天祥写道: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为了逼迫文天祥投降,慑服亡宋子民,元朝宰相孛罗亲自提审文天祥。

  文天祥坚持不肯下跪,强硬地说:“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

  当时已经投降元朝的王积翁等人上书忽必烈,请示说,文天祥坚持不降,或者就将他释放让他像自己老师一般做道士好了。

  但同样为宋朝状元宰相出身的留梦炎却强烈反对,留梦炎说:“文天祥如果被释放,复出号召江南,那我们这些投降的人,将置于何地?”

  自此,投降派再未有过进言。

  而文天祥则在囚狱中写下了《正气歌》,历数史书所传各代不畏强暴、不惜牺牲的人物,表示自己准备随时献出生命的决心。

  最终在被关押四年后文天祥迎来了忽必烈的再次提审。

  忽必烈亲自前来劝降说:“你像事宋一样事我,即以你为中书宰相。”

  文天祥回答说:“天祥为宋朝状元宰相,宋亡,可死,不可生。”

  忽必烈接着又说:“你不愿做宰相,做枢密使也可以。”

  枢密使一职乃军权最高,可即便如此文天祥依旧回答:“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忽必烈见文天祥始终不屈,长叹一声离去,而后下令把他杀害了。

  他被引出就刑。

  临刑前,他特地要求,向着南方的方向跪拜,心中一闪而过是那些学长和自己老师。

  作罢,然后大声地对围观的元朝官吏士卒说:“吾事毕矣!”

  他从容就义。

  行刑那天据说刑场上出现十多位义士,他们救出文天祥妻女后冒死来为文天祥办理后事。

  领头者为一位白色绢绸凉衫,顶戴纸花,手持一柄桃花剑的女子。

  女子夺到尸骨后火化放入三清山学宫,与岳飞孟珙几人并列,又于吉安郡学奉文天祥像于先贤堂,实现了文天祥少年时的志愿。

  “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而在文天祥与孟珙几人中间,是一位身穿窄袖青蓝色道袍,额侧两条飘逸的龙须刘海,手里端着一把道家拂尘的小道士。

  每每替那画像擦拭,女子总会心有戚然泪哽:“天师府最年轻的小徒弟,来到这世间看了看,对这个世界不太满意,摇摇头带着世间浑浊不堪的一切离开了。”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