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浊酒(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退有序,实是我辈楷模!”

  又谈几句,赵当世明显感觉到张可旺的言语开始混乱,对话题的把控能力也开始左支右绌。年轻缺乏经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看得出,张可旺此来,前期并没做许多准备,的的确确只是来“打个招呼”罢了。

  “今能见闯将尊荣,真三生有幸。”再聊一会儿,张可旺站起来,准备告辞,脸色诚惶诚恐,“晚辈来得匆忙,未带些见面礼,还请恕罪。”

  赵当世摇头道:“比起八大王,我赵某是晚生后辈。该当是我先登门拜访。”言及此处,想想道,“赵某对八大王仰慕已久,听其尊身就在咫尺,恨不得插翅飞去相见。怎奈大军方定,军务千头万绪一时难以调理。此间缺我不得,实在是分身乏术,难以亲去拜见八大王。不若我营中先差一人,替我去贵营走一遭,聊表心迹,不知意下如何?”

  张可旺对他的回答早有准备,连声称是道:“晚辈来前家父也万般叮嘱,说若闯将公务缠身,切不可强求以致因私废公。天下义军是一家,而今贵营来了郧阳,与我西营更是亲上加亲,日后互相仰仗的地方还多。赵营安顿好了,连带着我西营才能跟着好。”

  赵当世叹道:“此言甚是!”

  张可旺笑道:“家父与闯将神交已久,早晚必将相见,不差这一时。贵营只要有人去,家父知闯将心意,想来高兴之情不会减灭半分。”

  赵当世点头称是,复寒暄数句,张可旺便即告辞。当他离去时,赵当世已找好出使西营的使者。不是别人,却是杨招凤。

  之所以会差杨招凤代己去见张献忠,一方面是赵当世对他的信任。认为他不但读过书,有见识,且为人处事也颇进退知礼,足以担负起这个出使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有向张献忠针锋的意思——你能派个弱冠的后生来见我,我营中难道就缺少年英才?

  自打被降职观察以来,杨招凤明显发现赵当世有意无意,常给予他表现的机会。他知这是赵当世有意提携他,心中自是感激涕零,只觉纵然上刀山下火海也难报赵当世的恩情。这出使之事,当然毫不犹豫一口应承下来。

  送走张可旺一行人并杨招凤等后,赵当世找来了昌则玉。

  昌则玉很爱读书,平日里几乎手不释卷,然而出川路上羁劳艰险,他并没有功夫抽出来看书,所以这两天好容易在竹溪、竹山二县间定下,没有要事,他都窝在自己的营房里抚卷细读,用以解渴。这时接到赵当世传令,其实心有不愿。

  “张献忠派人来了。”赵当世开门见山,点名要义。

  一听此话,昌则玉原先还有几分倦怠的表情立即恢复了神采。他自视甚高,每自比张良、诸葛,着眼点都在军略大局,军中小事杂事从来不管不顾,本以为赵当世在处理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