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燕王又开始套路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十二日,滹沱河两岸,通往真定的辽阔大地上,连绵不绝的兵马,正络绎不绝的西往东去。

  滹沱河横贯东西,东至真定,西至沧州,往北连接津海。

  耿炳文决定把十三万兵马全部安置在滹沱河的两岸,由东往西连绵十余里长。

  他打仗向来求稳,也擅于防守,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布置。

  只要守住真定,就能把燕王堵在北平,进而为朝廷后期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这仗不一定要赢,但肯定不能输。

  正如燕王所想的那样,开始发兵前,耿炳文也考虑过从津海方向登陆,以水师运送全部的兵马。

  但这个方案太过激进,津海距离北平如此之近,燕王要是知道他们以水师运送到津海,定然全军到津海伏击。

  耿炳文无法让运兵船上的人同时下船,如果被打个出其不意,只会换来惨败。

  就算完整的登陆,必然要和燕王在津海附近决战。

  来之前,兵部尚书齐泰和徐辉祖都和他说过,不一定要速战速决,只要能拖下去,燕逆必败。

  所以最终耿炳文选择了保守的战术,在真定附近以守为主。

  所以朝廷平叛大军兵发北平,只是一个幌子,如果真的要进攻北平,没有什么比从津海发兵更激进了。

  为了稳住自己的防线,耿炳文让杨松率九千精兵守雄县,徐凯率十万兵马驻河间,潘忠率三万兵马守鄚州,与自己的十三万大军,形成犄角之势。

  此时官军除了耿炳文自己的兵马外,已经全部到了预定位置。

  官军的大后方为临清,那是大明最繁荣的河港码头,四通八达,连接大明各地,即便到了明末,也是大明朝重要的水绎通道。

  耿炳文十三万兵马,和徐凯等人的兵马供给,全部都由临清水路,源源不断的从大明各地运至临清,再囤集到真定。

  大明朝庞大的国家机器,正在为支持耿炳文,全力运转。

  此时耿炳文带着几位大将已经到了滹沱河南岸,束鹿县以南的官道上。

  头发已经花白的耿炳文骑着马站在高处,看着一队队官军排成行列,源源不断的从他们面前经过。

  耿炳文部下的十三万兵马,都是从南方诸卫抽调而来,统一戴着宽檐的生铁帽子,大部分都长枪,也有少量的火器。

  这几乎是现在明军的标配,这十三万兵马里,骑兵只有不到两万,绝大部分全是步兵。

  他们有一半会从束鹿县南门进去,进入滹沱河北岸,以束鹿县为通道,连接两岸,驻守滹沱河的两边。

  其实这边是滹沱河的支流,再往前就是连接河间的滹沱河主流,但耿炳文选择驻守这边,也是稳妥的做法。

  燕军要过来进攻他们,必然也要想办法越过滹沱河的主河,这让他们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好多年没带过这么多兵马了,宛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