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意外的发现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意外的发现

  明初还是只能制红糖(黑糖),还有脱色的有点白的糖,类似后世的冰糖,而晶莹如雪的棉白糖似的,还得到明朝中期,福建人偶而发现的黄泥水淋糖法,也正因为这个发明,使当时的白糖成为与丝贯,瓷器并列的三大出口商品。

  “还有白糖?”盛庸也奇怪的问。

  “多试试,找人想想办法,可以把红糖变成白糖,像雪一样,可以卖高价。”朱高煦拍拍脑袋,可惜老子也想不起来。

  王栎道:“殿下放心,我会想办法的。”表情极为认真。

  朱高煦又道:“通知所有人,无论是谁,只要想到办法,把红糖转白,或者其他方面,包括种田,种甘蔗,能让技术飞进,增加产量的各种方法,都有重赏。”

  “千两白银或同价的物品起步,良田珠宝,要啥有啥。”

  朱高煦这一说,连盛庸也动容,毕竟明朝时的工匠和农夫们谁会看的起,哪有这么重奖的。

  几人在外面转了几圈,中午在其中一个屯堡里随意吃了一点,又到附近转了转,在下午时,便回到宝月关南岸。

  这边有个市场,主要是当地的土人,把各种山里的珍物,和特产,拿出来卖换,和当地的明人交易。

  因为在朱高煦来之前,这边明人就三四百人,其中广南府有少数官员,绝大部份明军都在宝月关驻守,也就是明军在这边是最多的,所以土人们把市场弄在这里。

  朱高煦数万人马到了后,除了在山上和各路口的,大部份营房和驻地也是以西洋江为主,土人见状,把市场弄的更大,每天都有上百个摊位在这里。

  朱高煦他们下午到这里,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最多。

  月宝关原驻军已经全部被调走,换成了汉王三护卫的亲信。

  当地四十个屯堡,每屯一百人每天都要训练,通常下午四点左右就休息。

  这时,大量的人就会到现场来看看,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可以更换。

  土人们不收宝钞,但大明的铜钱和银子都收,更喜欢大明的盐,糖、布等物。

  屯户没啥钱,但月宝关的驻军每月有军饷,是土人们眼中的富人。

  朱高煦不但发钱,还发盐和糖,把三护卫好好的的拱着,这可是他的底子和最大的靠山。

  好在朝廷分担了绝大部份军饷,朱高煦只是在朝廷支饷的前提上,又多派一点,所以一年总支出大概在十万两白银左右。

  要不是前期靖难他赚了钱,这会可真干不起这么多的事情,养不了这么多兵马。

  朱棣靖难时,完全靠燕王府多年积累,加上打仗破城时的抢掠,这才支撑起靖难军的饷银和用度。

  朱高煦这才开府几年,能存多少银子,所以必须得自己做生意。

  此时的市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吆喝声,但大部份土人的话,明军都听不懂。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