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访(十二)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

  而皇产的掌舵人,便是此赵琴。虽然赵琴并没有变现出兴致来,富弼也没必要挡人道。

  只要是公私合营,就是利益均沾的事。

  “官家,除非待遇跟工坊城的工匠看齐,否则,国营此地很有可能会是下一个漕运。而国朝的诸多产业已经证明,公私合营是盈利的保证。”

  有些概念富弼也说错了。其实,在国朝所有产业中,哪怕是工坊城、东川矿城、河东石炭等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也不是单一的东家,都有些公私合营的痕迹,区别只不过是绝对主导权而已。

  早期是内务府主导,在赵曦执政后,赵曦就将这也关乎大宋命运的产业份子,尽数交予朝廷了,也就变成了皇家和朝廷共同主导的局面。

  这是赵曦想让赵氏皇族久存的方法。至于是不是可以做到,真管不了太久。

  “也罢。那朕有要麻烦内阁了,此行回去,内阁又添一事了······”

  从本意上,赵曦确实有意让公私合营来开发梁山泊,不为什么,就是想为将来开发荆湖云梦泽做个样板。至于利润,能养活好漕运遗留的闲人,提朝廷担一些负担,或者造福梁山一方的百姓,赵曦就满意了。

  很多皇家参与的产业,赵曦就告诫过赵琴,不能因为利润而忘记了作为皇室的责任。

  游船在梁山泊航行,倒是真有了游玩的感觉。跟航行在汴河、五丈河的感觉完全不同,就国朝现今的商贸兴盛程度,只要属于航线的河流,就不曾清闲过,那能像在这里这般,泛舟在这碧波荡漾的大泽上,心境也有些宽广了······

  “此情此景,若泛舟垂钓,老臣倒是能有孤舟蓑笠翁的意境了。”

  好歹是文士,当置身其中,富弼难免有了做钓翁的念头······这场景太契合了,有远山,有近舟,有芦苇,有如此清澈的湖水······

  “富相,妾身倒是准备些了钓具······”

  官家出行,还是到这梁山泊,王中正想不到的,赵琴未必想不到。

  不仅仅是有钓具,就连赵曦说过的烤具多有······

  只是,当赵曦与富弼享受半日闲暇,扎开垂钓架势时,才发现此处根本没法体会垂钓的快乐······只要将鱼饵入水,还来不及找到垂钓感觉,就已经有鱼儿上钩了。

  “官家,虽无垂钓之乐,此处确实可称为鱼米之乡······”

  “可惜扫了富相的雅兴。”

  “官家,还有什么比国朝蒸蒸日上更让老臣兴致勃勃的事物?有此一地,便可让大宋数万百姓存活,乃至富庶,岂是垂钓之乐可比的?”

  接连不断的鱼儿上钩,富弼还真没了兴致,可同样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梁山泊的富庶,不说开垦滩涂之地耕作,就单单这水域里如此充裕的鱼虾,贩至周边,乃至汴梁,或许在今年就可以让朝廷甩掉漕运的那部分包袱。

  内阁首相这般操心国事,不管是不是说给赵曦听的,赵曦都应该有所表示。况且,富弼真没有取悦赵曦的必要了。

  所以,赵曦犒劳富弼的是,赵曦亲自用烤具为富弼烤了一条鱼。不算生疏的手艺,记忆中的配料和做法,外焦里嫩、香气扑鼻的烤鱼······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