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五章 说服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内,税制应该是恒定的,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之所以告知王安石,不能颁布占地增税法,就是因为这点。跟他所有的新法一样简单,没有严密的核算。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意思。

  “官家,即便是两倍税,也仅仅是千文四十。国朝的住税只有千文二十。”

  “轨道的贯通,让过税大幅度降低,原本物品的税入,每千文交易,最少也有五十文的税入。如今达不到千文三十。”

  “商贾贩卖,从产地直达售货地,基本把过税全数省了。虽然增加了轨道运费,可原本易货也有运费的。”

  “况且,轨道运输的结果,让商贾贩货的损耗成本降低,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如今的商贾易货,可以说是在朝廷税入上吸血,以朝廷减少的税入滋养着商贾和工坊巨大的利润。”

  “老臣以为,以占地名义提高税率,并不会影响国朝产业发展的大方略,只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贾和工坊的利润。这样的降低程度,对于现在巨大的利润,几近与无。”

  富弼不得不承认,在易货之道上,王安石要比他精通的多。

  富弼在考虑一项政策推行与否时,多数从治政上考虑,从朝廷和臣工、士族的平衡上考量,做不到王安石这般刨根,让人无从辩驳。

  还好,自己不需要跟王介甫辩驳。他说服官家是从朝廷的稳定入手,而王安石说服官家是从税入上入手。

  这样的情形,很考验官家的智慧。

  富弼尝试过,他觉得无解。

  一方面是朝臣几乎全部都涉及的利益,善财难舍,盲目的增税,会遭到朝廷整个的抵触,不利于国朝如今大好局面的延续,也不利于如今君臣同心谋发展的形势。

  一方面,正如王介甫所言,是用朝廷流失的税入,在供养着各地的工坊和贩货的商贾。这也不是一个王朝正常的状态。

  这样的情形,根本就没有可参考的样本,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王朝,像当今这般产业蓬勃发展。

  这大概就是官家理论中所提到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这变化让富弼都感觉到了吃力。

  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结果就不同。

  朝臣、朝廷、官家、商贾、子民,各有各的立场,如何在这样繁杂的局面中找平衡点,这才是治政。

  皇家其实也是既得利益的一方。更何况还会涉及到例如工坊城这类官家亲军收益的情形。

  至于王介甫所说的国朝税入明升暗降的问题,富弼相信,大多数朝臣都能想明白,这也是这次王介甫抛出占地增税法时,没有受到过多驳斥的原因。

  只不过都是得利者,即便明白也会装糊涂。

  现在,这层纸被王介甫挑破了,朝臣也不能再继续装糊涂,又想装为难,结果,陈琦这样一闹,连为难也没得装了。

  这时候,恐怕朝臣们该着串联了…~

  富弼正是出于这种担心,才找官家奏对,必须尽快拿定主意,在极短的时间内,朝廷有个准信,避免出现混乱。

  毕竟,这正值国朝臣工大聚集的时期,绝不可有一丝懈怠。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