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陛下,这不公平!_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是七品县太爷级别。

  七品县令,听起了好像品级不大,但实则权力极高。

  这一点,可以参照后世的县长大人,就可以理解这个年代的七品县令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单论权柄来说,这个年代的县令比之后世还要更有权力一些。

  元朝对于科举对于读书人很不重视,宋玄则是恰恰相反,在这方面很是看重。

  科举是大事,教育更是帝国的百年根基,宋玄很是重视,对于科举之事和李善长三人聊了很久。

  甚至专门下达了一些惠及读书人的旨意。

  比如,秀才见官不跪,童生可每月按时在当地府衙内领取米面等生活物资。

  对于皇帝陛下如此重视读书人,刘伯温、宋廉等人也是很高兴,君臣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直至最后,宋玄说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只问你们一句,若是各省间的举人秋闱同时入京赶考,哪些省份中的进士的数量会多一些?”

  李善长一愣,但也不敢隐瞒,道:“回陛下,若无意外,武朝第一次科举,进士估计大都会出自江浙两省。”

  眼见刘伯温和宋廉二人面色一变,他忙道:“不是微臣有意偏颇什么,主要是因为当初陛下以江浙两省为根基,二省无论是安稳还是百姓富足方面,都远非其他各省所能比的。

  而想来陛下应该也能明白,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对于读书人究竟有多重要。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随时都可能面临生死之危的省份,若是举人同时入京科举,又怎能考得过江浙两省?

  尤其是北方数省,自南宋以后常年被异族所统治,大部分时间更是处在战乱中,说实话,有才学的读书人比之江南数省,那差了简直不是一星半点。”

  宋廉若有所思,刘伯温接过话题,道:“陛下是担心第一次科举,北方学子在会试中入选太少?”

  宋玄呵呵一笑,“朕不是担心北方学子考上的数量少,朕是担心一个都没有!”

  “北地什么样,你们从金陵入京一路赶来应该也清楚,异族统治太久了,不少老百姓甚至连汉话都不会说了,更遑论去读书识字?”

  宋廉皱眉,“所以陛下是打算把一部分进士的名额分给北方省份的学子?”

  宋玄颔首,“对!”

  “臣反对!”宋廉认真道:“科举是帝国根基,是神圣无比之事,任何上榜之人都应该是凭才学获得!

  就因为他们穷,他们苦,就得把进士名额让给他们?这不公平!”

  这老头一根筋,在他眼中,科举乃是神圣无比的,一切都应该以才学以考试结果为依据,而不应该是政治妥协,地域保护!

  宋玄没有责备他,他知道这倔老头一时间接受不了。

  别说宋廉接受不了,就算是宋玄穿越前,也曾接受不了,为此而愤愤不平平。

  凭什么你们京爷沪爷占据了全国近乎过半的教育资源,而我们人口大省的学子就得辛辛苦苦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哪怕冲了出来还得被你们嘲讽为小镇做题家?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