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长者之言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后,柯政笑着说道:“可有想过去何处任官?有没有想好去哪里。”

  这状元也不一定就是任京官,至于一中状元就被任作翰林学士,直接入馆阁至今还未曾有过先例。

  如王素也是榜眼出身,可是到了如今这个年岁才进了馆阁。

  即使当今官家有意让他进馆阁,手下的那些相公也会出声反对,倒不是对于杨秉有所意见而是皆都如此。不过状元若是出任地方官,最低都是从地方的通判开始,这也是表示对于文人的尊重。

  且地方三年后多会有朝中有人为你保举,那时又能重新返任京中为官。

  杨秉自然是听出来了柯政话语中更深的意思,不会平白来询问他这个问题。

  这任官都是吏部的活,当今官家是少有插手此事的,虽然到时他们还需面见官家,可是他们的职位安排早已经草拟好了。

  杨秉并没有揭穿这话中的意思,反而明知故问的说道:“选调官职不是吏部的事情吗?”

  他的官职选调自然不能由柯政一言决之,即使是以往他也做不到如今更是如此。

  他抚须说道:“这选铨官乃是天章阁侍讲王素,他乃是老夫所保举。”

  此话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只是说起了王素其人杨秉却是记忆深刻。

  其人乃是一个真正的小人,为官善于钻营待人也是人前人后各有不同,他觉得这样的人物难道柯相公没有看穿吗?

  虽然不确定柯相公是否看穿王素真面目,他还是说道:“柯相公,王侍讲其人绝非君子!”

  他并未言明,可他需要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明了。

  柯政笑着说:“只要我在朝中一日他便不会有二心,有时候小人会更加认真的去践行你的事情!”

  杨秉作揖道:“晚辈受教了!”

  一旁的柯随倒是只觉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觉得两人说话打机锋为何有些事情直接说开或者明说不是更加方便吗?

  不过这番话他自然只能埋在心里,一方是如今是他法理上的父亲,另一方乃是教授他学问的老师。

  所以他并不发一言,就在一旁静静的坐着。

  无论外放何地他并不忧心,这本朝的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状元必入馆阁,无论去何地当差一旦回京就入馆阁中。

  若是朝中有人,自然是更好一些他的起点便是胜过其他人多矣。

  柯府下人准备了宴席,他也一同留了下来这乃是家宴,看的出柯政是真的将杨秉视作了自己人。

  等到酒宴散场,在外久候的吴六搀扶着有些微醺的杨秉上了马车。

  可是他的大脑却格外清醒,柯相公此举也是政治投资,但他说的那番话的确是句句肺腑之言。

  他打开帘子,感受着夜色中的凉风他的思绪也变得更加清晰了起来。

  柯政的那番话回荡在自己的脑海中,还有老师的话也是音犹在耳,他的目光看着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他将那些话都牢牢记在心里,自己绝非到了可以松懈的时候,那朝堂之上更甚于龙潭虎穴之地。

  他在内心不断警醒着自己,他十分明白自己此刻想要的是是什么。

  年轻气盛,少年意气是要不得的,在这条道路上意气用事可能就丧失了前途。

  但是万事也不能畏手畏脚,处处避让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他比起同龄人要更加清醒,状元及第东华门唱名他同样也会激动,也会在众人的赞誉中迷失自己。

  可是他善于自省,知道反思自己让自己戒骄戒躁,谨言慎行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情绪和杂想。

  就在他正在作思考的时候,外面的吴六通知他已经到了府上。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