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考场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字斟酌再下笔,不仅仅有卷面分还有对错别字也有严苛要求,误三字为一点,三点为一抹,降一等;三抹九点,准格落。诗错三或五字为一“点”,三点为一“抹”,降级一等达三抹九点,即不合格。

  赋少九字,论少三十六字,并不考。出自《宋会要辑稿

  论对诗的了解,虽然说他做不出直追李杜的作品,可也是一个正常水准,不是属于及格线的那种而是属于优等生。

  重中之重的乃是赋诗倒是其次,赋才是你决定去留的关键。

  在宋朝诗的地位是远远不如赋,诗的比重远远降低与前朝截然不同。

  环境从来不会是影响到杨秉的因素,他读书时便可以做到物我两忘,如今答卷和做文章同样也是。

  第二日的夜里时候外面阵阵雷声隆隆作响,雨水冲刷这片如墨的大地。

  他的思绪在这雨声之中也慢慢展开,竟然有了顿悟灵感涌现,就像自己置身在这片如墨的天地间。

  顿时才思如泉涌,一片洋洋洒洒的大赋便落于纸上。

  三日的时间里说长也长,可说短也是短的,三日时间一过,杨秉已经将被褥收起,还有自己一应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至于这几天所吃的,都已经被小吏收拾走了,只要花钱别说收拾你吃过的残渣,你想吃什么山珍海味只要你花钱都能给你弄来。

  在结束的一个时辰前,已经有小吏在每个厢房门口敲打喊着:“醒醒快起来了,还有一个时辰所有人都要退出考场”

  不多时杨秉就听见门外开锁的声音,对方向他作揖,他也立刻予以还礼。

  这是来收卷的考官,与他比对过考生信息后便收过试卷离开了。

  这从考场走出的士子,有的人满面春风有的人也是满脸阴郁之色,考的好与不好一眼观之便知。

  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向来并不相通,杨秉自然无法去感怀别人的失意。

  刚刚出门便发现周家兄弟二人,还有两个婢女青荷与绿珠以及沉默少语的吴六。

  周柏没有去询问他的成绩好坏,而是热情的说道:“我们去酒肆为你庆祝一番”

  像是认为杨秉的功名被考官取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周祯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事情,倒是让杨秉有些不习惯了。

  上次在钱塘的院试,家中之人便问询考的如何?

  这科举结束后,多是三两士子聚集在一起畅谈未来,或是以道同窗之谊。

  这苏杭之地文教兴盛,多有建立书院收取弟子。

  他们或许此行一别他日再不复相见了,那些解试合格州府会发给解状,于当月十月二十五日以前到京城报到。

  这解试的录取名额乃是百中取一,有人进了东京此生再也不会回到扬州,所以才说此生不复相见了。

  酒肆之中嘈杂人声喧嚣,杨秉让青荷与绿珠提前回周府,酒醉以后容易闹事身边携带女卷并不方便。

  吴六执意随在他身边,周祯与周柏两兄弟身边带着两位机灵的小厮。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