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固守本心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徒增伤感。

  半路还是与众人并未同行改道去了别处,看着天上的一轮圆月大声说道:“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杨秉在马车上看着那道身影只觉得惆怅满怀,他口中所念的乃是李商隐的重帏深下莫愁堂。

  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叹道原来平日里一向率性洒脱的周柏也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坐在马车内的廉溪先生闭目冥想,周祯跪坐在车里沉默不语。

  杨秉躬身致歉道:“廉溪先生,若是因为我而致使周吴两家生出间隙,我之过也”

  他缓缓睁开眼道:“文瑜有何错?吴家老夫人乃是豁达之人非以此而怨恨于你更不会迁怒于周家。”

  他看向周祯道:“我少有与你说起道理,今日我便说你几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可知出自何处?”

  周祯回道:“出自吕氏春秋中的季春纪尽数”

  周家中书楼中藏书甚多,作为周家子弟从小便需要读书,自然不是那种只知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对于那些一心科举的读书人而言,这些杂书是不必要去读的。

  廉溪先生继续问道:“何意?”

  周祯答:“只有不断的自省,才能使自己的想法不僵化!”

  他说完便低下了头,一旁的杨秉明了这是在教导周祯要接受自我反省和批评,这样才能不称为冥顽不化的人。

  这一夜的遭遇之中一切都像是恍若一场梦,当时在吴家老夫人那番话出口,就像是命运给予了他的选择。

  彷佛面对命运的分岔路,必须要做出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那一刻他的心动摇了,他在想若是有吴家的护持自己便是有一条可见的青云之路在自己面前。

  可是他觉得当需遵循于本心,不汲汲于富贵。

  绿珠与青荷没有与他一同前往,在小院里收拾着绿植还有书房里的文稿。

  而吴六则在院里打磨武艺,一套拳法下来虎虎生风,其声势如雷,拳法长驱直入。

  即使作为一个外行人,杨秉也能分辨出来这是一门至阳之刚的拳法。

  这院子很大,青荷与绿珠都在屋里所以空间很大,倒是可以随意施展拳脚。

  这个时辰往常杨秉都在书房里读书,他唯恐怕闹出了动静惊扰到。

  见到从环廊上回来的杨秉,吴六停下来了手上的功夫,瓮声瓮气的道:“公子”

  杨秉知道这习武之人都讲究一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日不练手上的功夫都会有所生疏。

  他笑着道:“吴六哥,你平日里不用顾忌于我”

  吴六急忙说道:“这怎么可以,公子是读书人将来是有大志向的,我不过一介武夫而已,怎可本末倒置”

  这番话倒不是他假意谦让的话,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想法。

  自宋立国以来便是重文教,轻武事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观念。

  甚至在边关重地都是以文驭武,文人领兵打仗稀松平常。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