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零章 我只想仰天长啸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副司令,军衔少将,出任中国海军“总教习”。

  海曼奇,原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军衔准将,出任中国福州海军学堂“总办”。

  说明一下:这个皇家海军学院,设在德文郡的达特茅斯,通称“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不是原时空刘步瞻、林曾泰他们上的那个“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那个设在伦敦。要六年后,即1871年才正式开办。

  柯烈福,原皇家海军朴茨茅斯基地副司令,军衔准将,出任中国海军基地“总监”。包括旅顺基地和威海基地。

  狄克多,原皇家海军陆战队舰队分遣队副司令,军衔上校,出任中国海军“助理总教习”。

  还有两位熟人――大爱德华和小爱德华。大爱德华“管带‘翁贝托国王号’”,小爱德华“管带‘杜里奥号’”。

  正常情况下,以“翁贝托国王号”的级别,舰长得是一位上校;以“杜里奥号”的级别,舰长得是一位中校。两位爱德华的军衔都是少校,本来是没有资格统带如斯巨舰的。

  不过,“翁贝托国王号”的吨位,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比大小爱德华资历更高的军官,也没有带过这么大吨位的舰只,在这个意义上,大伙儿都是学生,老大别说老二。

  而两位爱德华和中国还在摇篮中的海军,毕竟已经结下了“战斗的友谊”,所以,这两个多少皇家海军军官眼红的位子,最终还是落到了大小爱德华的头上。

  之所以用“管带某舰”这种名义,是因为“舰长”这种战斗部队的实职,必须由中国人出任,所以,大小爱德华这两位事实上的舰长的名头,关卓凡就用了这么一个比较含混的名目。

  现阶段,一百五十名海军留学生中,包括总兵丁汝昌,都还远不够能力坐这个级别的舰长的位子,所以,我的新生的海军,加油啊!

  看着这个阵容,关卓凡想,俺的海军,差不多成了英国皇家海军中国舰队了嘛。

  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不过不是军人:毕夏普,原“哈兰德和沃尔夫”造船厂副总工程师,出任福州船政局“总办”――相当于总经理。

  这个“哈兰德和沃尔夫”造船厂,就是原时空出品“泰坦尼克号”的那一家了。

  最后,关卓凡在英国人的长长的名单中,发现了一个名字:langwilliamm,中文翻成了“朗威利”。

  好熟悉的一个名字啊,“朗威利”,呃,不会是“琅威理”吧?

  再看他的简历……曾在“阿思本舰队”服役――我靠,真的是“琅威理”啊。

  琅威理,原时空的北洋水师“总教习”。

  此时的琅威理,年仅二十二岁。

  关卓凡笑了:小琅同学,幸会。

  关卓凡一身美军军服,和走下舷梯的乔百伦、海曼奇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