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后关卓凡时代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是,处心积虑已久啊……

  群龙无首,换了另一支兵,十有*,慢慢儿就会风流云散,有些散漫的军队,首脑“不在”了,一哄而散都是可能的。

  但是,慈禧清清楚楚:轩军绝对不会走上这条路的她是亲眼见过这支军队铁板一般的军容和风纪的。

  这支军队,就像一架庞大的机器,卯足了劲儿,高效运转,一丝不苟。

  这支军队,不但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保证其高效运转的制度,慈禧还感觉到,轩军的骨子里,有一股同样独一无二的强大气韵。

  这个“气韵”是什么,她说不清楚,但是,她可以肯定,即便关卓凡“不在”了,这个“制度”加上这个“气韵”,足以维持轩军这架庞大的机器,继续高效的、一丝不苟的运转下去。

  只是,到时候,轩军可能就不只一架机器了,就可能会拆了开来,分成好几架机器。

  关卓凡“不在”了,几个军团长、师长,大约会……各自为政。

  套用楠本稻的一个说法,这是……嗯,“后关卓凡时代”,轩军最可能出现的一个局面了。

  如是,朝廷何以为计呢?

  湘军、淮军已大半裁撤,所余无几,左宗棠的楚军,也已经做了明日黄花他在新疆带的兵,主力由展东禄的轩军和刘锦棠的老湘军组成。

  短时间之内,朝廷不可能再组建可以和轩军相提并论的军队了。

  绿营呢?

  绿营裁的也很厉害,大约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更重要的是,负责裁撤、改编、训练绿营的,正是轩军。

  因此

  既然,轩军各部,各自为政,朝廷中的不同势力,必然要和轩军的各部首脑,彼此勾结,“内外相维”,互为倚靠。

  然后

  相互攻讦,甚至,大打出手。

  那就是……藩镇了。

  慈禧不由打了个寒颤。

  藩镇怎么回事儿,关卓凡是给她讲过的。

  翁同龢“进讲”的时候,也讲过唐朝藩镇割据的情形。

  “后关卓凡时代”,轩军各部,若真的变成了藩镇,大清就会陷入事实上的分裂,甚至……内战。

  其中,若有人行董卓故事,统兵入京,擅行废立,大清的气数,也就到头了。

  那,我可就成了列祖列宗的罪人了!

  慈禧的心,再一次怦怦的跳了起来。

  不,不,这个罪人,怎么会是我呢?这个罪人是……老七啊!是他派人刺杀关卓凡的啊!我只是……只是……就其后的情形,略略……推演一番罢了。

  这个自我辩解,苍白无力,慈禧吁了口气,身子往椅背上,颓然一靠。

  七福晋偷觑着慈禧,心里说,太后到底在想些什么呀?怎么……怪模怪样的啊?

  慈禧脑海中,一个念头愈来愈清晰了:这个国家,还真是离不开这个……混蛋!

  这一次,这个“混蛋”,自然不是指奕譞了。

  另外,以上的推演,都算是往好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