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京里来人了_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握紧拳头,急速地喘着粗气,眼底猩红。

  第二日傍晚,宋义安从衙门回来,他爹已经在等着他了,“如何?跟大人说了吗?大人同意了吗?”

  当他看清长子耷拉着脸,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宋义安垂头丧气,张了几次嘴,才在他爹期盼的眼神中发出声音,“我们大人最恨人徇私,而且马家犯得事太大了,虽然斩了二十多人,但大人心里还憋着火呢。儿子算是……唉,大人不仅把儿子痛骂了一顿,还……”

  说到这,他停了下来,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还什么?”宋家主忍不住追问。

  “还把二叔表妹的闺女一家调到偏远的小渔村去了。”

  “这,这要如何是好?”宋家主失声道他这个人吧,文不成武不就,读书不成,能力也一般。但读书人的毛病他身上是一样都没少:孤傲、好面子、自视甚高……真正遇到事,他就慌神了。

  开荒是累,是吃不饱,好歹能保住性命。小渔村就不一样了,那边没有田地,打渔为生。他们不会游泳,到了船上一个不慎就有丧身海里的危险。

  就算侥幸保住性命,还有那凶残的海贼,谁知道哪会就上了岸?小渔村首当其冲啊!

  “儿子如何能知道?爹,儿子真的尽力了。因为这事,儿子几个月的努力全都白费了。打明儿起,儿子就宿在衙门不回来了,儿子得好好表现,消除在大人心中不好的印象。”宋义安说完就告退了。

  至于后续,他一点都不想知道。反正他已经准备住在衙门,谁也别想再烦他。

  学堂开学那日,京城来人了,是宫里一位姓苏的公公,在御前伺候的。

  闻九霄常出入宫禁,跟御前伺候的太监们自然都是见过的,跟这位苏公公,也就只是面熟,没有交情,也没打过交道。

  到底是御前太监,很是会做人,并没有因为闻九霄现在是个七品的县令就摆架子,依旧称他“小闻大人”,态度跟在京里并无差别。

  闻九霄就更加不在意了,山云县……该瞒着的,已经瞒得严严实实了,剩下的,不惧看。

  既然要看山云县的民生风貌,又赶上了,那就从学堂开始看吧。

  启民智,任何朝代都是顶重要的事情了。

  新开的学堂,每一间学堂宽敞明亮,里面摆满了整齐的课桌,穿着打着补丁衣裳的孩子端正坐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看得出没有一个家境好的。但他们腰板笔直,一双双眼睛里透着渴望的光。

  在他们的课桌上,摆放着一块漆成黑色的木板,一支毛笔,一碗清水,没有书。

  授课的夫子手中也没有书,苏公公进了学堂才发现,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大大的黑木板,上头用白色的字写着《三字经》上的内容。

  哦,原来书在这里。

  闻九霄勾了下唇角,解释道:“百姓太穷了,买不起笔墨纸砚,官府账上也没银子,能给学生提供的也就一支笔和少许的墨,只能用这种简陋的方式来授课。学生们初学,先蘸着清水在黑板上写,等练熟了再蘸墨在纸上写,让苏公公见笑了。”

  “能想出这种好用又实惠的法子,还是小闻大人能干。”苏公公的话中透着对闻九霄的赞誉。未净身进宫前他也是农家子,家里贫寒,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去寻一条活路。

  苏公公识字,是进了宫之后想方设法学的,自然明白能读书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而小闻大人却开办这样的学堂,让这么多的贫穷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这让苏公公无比动容。

  】

  小闻大人不愧是小闻大人,到哪都是国之柱梁!

  到潇湘书院看更新!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