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拿去她的孩子_实非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躲避,径直的往亭子上的石凳子撞了过去。

  “小少爷……”不才下意识的跑了几步,将他拖住,而桓怏的腿只差一点便磕碰在石凳上了。

  “您仔细一些。”不才忙指着那汉白玉的石凳,“您瞧瞧那里有石凳子呢。”

  桓怏这才顺着他的手指去瞧,然后微微的皱了皱眉,这才俯身将那石凳子抱起来,搁置在一旁,又直直的往前走,依旧是丢魂失魄的模样。

  桓蘅也看了过来,只是脸上依旧平和,直到桓怏的身影消失了,他才淡淡的收回了目光。

  “这是怎么了?”不才满脸的错愕,“没见过石头挡路,而去搬石头的,绕过去就成了,莫非小少爷是撞了邪?”

  桓蘅也微微皱了皱眉,似乎在想着什么。

  “难道墙当了路,也将墙拆了去不成?”不才看着那石凳子,一副见鬼了的模样,“准是那绛墨又得罪他了,可真是应了那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两位上辈子定是有什么天大的仇恨,这辈子才做了并头夫妻,早早的解了上辈子的风流公案才能消停了。”

  听到不才说出这样的话,桓蘅抬起头来,冷冷的扫了他一眼。

  不才顿时下了一身的冷汗,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触动了桓蘅身上的逆鳞,只不敢再说一句话。

  就在不才急的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时候,桓蘅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初了。

  “下去吧。”他淡淡的开口。

  不才走后,夹杂的寒气的风吹着桓蘅身上的披风,如墨的长发依旧温顺,越发显得遗世独立,平添了一丝的孤傲。

  他目光深邃,只是忽然又想起不才刚才的那番话来,这样的话他那样的熟悉,竟是护国公夫人许氏经常说的。

  桓怏兜兜转转的竟走到了竹园里来,便是在寒冬那竹子亦是郁郁葱葱的,叶子上还盖着积雪,几只鸟儿立在上面欢快的叫着。

  竹园的中间有一个亭子,四周被茂竹盖住,安安静静的,是桓怏母亲昔日最喜欢的地方,只是偶尔有空,便带着桓怏来这里坐坐。

  冰冷的石凳上并无尘土,却是奴仆们每日都要清扫的。

  原本在一旁挖笋修竿的老妈妈们见了桓怏,竟一股脑的全退下了,生怕得罪了他。

  桓怏只静静的坐在那里,一时间魂魄失守,心无所知。

  而就在这时,一个低弱而稚嫩的声音从身边传来,“爹爹。”

  桓怏听了,便如同头顶炸开一个焦雷,半晌才慢慢的转过头来,却见一个还在咿呀学语的孩子摇摇晃晃的站在他的身边,扯着他的袖子。

  那孩子身上脏兮兮的,倒像是在泥沟里打过滚似得,一双乌黑的眼睛直直的看着桓怏。

  若是往日,桓怏早就命人将这孩子丢开了,他满脸的震惊,“你唤我什么?”

  “爹爹,爹爹……”那孩子摇晃着脑袋叫的更清楚了,这让桓怏的脸色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